同样是失眠,根本原因大不相同。
艾灸顺肝气的穴位:肩部的肩井穴,胸部的膻中穴和期门穴,脚步的太冲穴和行间穴。
艾灸取穴:白天调脾,艾灸脾俞穴、中脘穴、足三里穴、太白穴;每天晚上安神,艾灸大椎穴、神门穴、涌泉穴。
艾灸取穴:肾俞穴、太溪穴、涌泉等穴位,注意开始施灸时灸量不必太大,以避免上火。
4、辗转难眠,清热泻火
病症:辗转难眠,常伴有口干口苦、急躁易怒、大便干结、舌红苔黄等病症。
原因:多由心肝火旺所致,常见于更年期妇女。
气有余就是火,肝郁时间长了,肝火就会怫逆,冲击肝魂,扰犯心经,灼伤心脉,导致睡卧不宁,也就是中医学常说的“阳浮于外,魂不入肝,心不定神,则不寐”。
具体方法:以清热泻火安神为主。建议拍打肝经和胆经,
艾灸取穴:心俞穴、肝俞穴、内关穴、太冲穴等。
5、做梦频繁,养血安神
病症:睡觉多梦,整晚似睡非睡,导致白天精神不振、记忆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有的时候还会心慌。
原因:心脾两虚,脾虚则气血生化之源不足,营血亏虚,不能上奉于脑,则脑室失养,致头晕目眩;
心主血,血虚则虚火内生、上扰心舍,阴不足于下,神不安于上,就会心神失养,致失眠症、多梦、记忆减退。
具体方法:以养血安神为主。
艾灸:脾俞穴、心俞穴、内关穴、安眠穴等。
除此之外,改善你的睡眠环境:安静的房间、舒适的床。考虑睡眠面罩,耳塞,遮光窗帘或白噪音机器;
保持良好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运动和营养;
避免在睡前3小时内进行严格的锻炼;
下午3点以后不要小睡。
做到了这些,失眠症一定会离你远远的,每天精神奕奕,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