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别人说三伏天比较适合做艾灸,这是为什么呢?三伏天艾灸哪几个部位能起到去除湿气的作用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也是自然界和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这个时候进行艾灸,能借助大自然的阳气,通过艾灸的方式将阳气渗透入体内,进而起到最好的调理实际效果,达到扶正驱邪的作用。
2.艾灸具有很好的去湿除寒作用,而三伏天天气湿热,此时气温高毛孔处在舒张状态,这个时候进行艾灸能更好的将体内寒湿之气排出。
关元穴关元穴是一个具有诸多养生保健功效的穴位,对其进行艾灸能起到驱寒除湿、调理气血、增强脾胃功能等功效。
位置定位:肚脐下3寸处,肚脐下四横指宽处就是。命门穴命门穴是身体的元气住宿的部位,对该部位进行艾灸能增加体内的元气,这样能逼迫体内寒湿之气的排出,进而达到去湿除寒的作用。
位置定位:背后第二腰椎直下处,也就是正好与肚脐相对的部位。丰隆穴丰隆穴是化痰祛湿的要穴,对该部位进行艾灸也能起到很好的祛湿化痰功效。
位置定位: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八寸,一般在外膝眼到外踝尖取其中点、中点外开距离胫骨两横指的位置。
根据个人情况来看。三伏天艾灸的频率是根据个人情况来看的,如果身体病症较明显严重的话,推荐头三天可以连续来拔的,往后大约三到五天进行一次。对于那些靠艾灸养生保健的人来说,推荐一周灸1-2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