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气越来越热,当温度升到30度左右的时候,越来越多怕热的人就会受不了要打开空调吹一吹,也会吃各种冰激凌、冷饮等食物来去火。却不知道这些行为都会加大身体中的湿气,当这些湿气达到一定量的时候就会形成湿毒,对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损害,大家容易感觉到困乏、疲倦,都没有精神,没胃口等等。
其实想要祛除身体内的湿气,用艾灸的方式效果是很明显的,若是可以在艾灸 的时候,特别注意找准几个关键的穴位,那么效果会更加好,那么不妨一起来了解一下。
艾灸除湿气妙,两个穴位把握好,除湿气更轻松!
肚脐眼下方的穴位:对于越来越多女性朋友来说,若是腹部受了寒气,在平时来月经的时候,身体就容易出现腹部疼痛的情况。经血的颜色还可能会变成暗红色,与此同时伴随着血块。而我们的肚脐眼下方有一个关元穴,它在肚脐眼下方大约三寸的位置,在这个地方用艾灸,可以很好的起到补益气血,驱寒祛湿的效果,女性朋友在平时那么不妨试一试。
越来越多人在平时身体内湿气重了,在平时行走的时候,也会出现腿脚不灵活的情况,在上厕所的时候,排泄物出现粘腻的状况。这个时候可以在在膝盖下方进行艾灸,膝盖下方有个足三里穴,经常在这个位置用艾灸,可以很好的疏通腿部的经络,改善人体腿部浮肿的情况,祛除身体内的湿气。
大家在平时进行艾灸的时候,还要特别注意好方式方法,刚开始的时候,时间段不宜太长,否则身体可能会不习惯,一开始艾灸时间在15分钟左右比较好,直到身体适应了以后,再将时间延迟到20-30分钟就可以了。
很多人都在对身体进行艾灸的时候,距离没有有效控制好,艾灸离皮肤太近了,我们的皮肤表面就很有可能被烫伤,并不有利于身体的健康。因此大家在平时艾灸的时候,要注意有效控制好距离,一般来说距离在3-5厘米是比较好的。
有的朋友身体内的湿气比较重,在进行艾灸结束后,发现自己的身体出现了一个小水泡,实际上这是身体在排出湿气,过一段时间,这一些小水泡就会自行消失了,无须过分担心。
有的朋友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在平时进行艾灸的时候,喜欢同时在2-3个穴位上一起艾灸,但实际上这样做并不有利于身体的健康,反而很有可能会导致身体出现乏力的情况,每次艾灸的穴位不要超过两个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