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发性多汗症是因为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引起泌汗功能过度活跃造成的一种疾病,以阵发性局部性多汗为特点,亦可见全身泛发性或单侧性或双侧性对称性多汗。在紧张焦虑、兴奋、精神刺激、受热或进食辛辣含有刺激性的食物后变得更加显著。
自发性多汗症属于中医学范畴“自汗”“盗汗”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多由阳气虚弱、卫气不固、营卫不和,或肺胃热、或内有湿热,导致阴阳失调而汗出。
艾灸取穴位置:
风门穴
肺俞穴
阴郄穴
复溜穴
肺卫不固型:汗出恶风,稍劳汗出尤甚,易于感冒,体倦乏力,面色少华;舌苔薄白,脉缓。
加灸:气海穴
营卫失调型:汗出恶风,周身酸楚,时寒时热,或表现半身、某局部出汗;舌苔薄白,脉细弱。
加灸:外关穴
艾灸频率:
每天2-3个穴位、每个穴位15-20分钟,连续艾灸5天休息2天。
1.汗出时易于感受外邪,故当避风寒,以防感冒。
2.汗出后,应及时用干毛巾将汗擦干,出汗多者,需经常更换内衣,并注意保持衣服、卧具干燥清洁。
3.食疗方:黄芪鸡汁粥,母鸡1只(1kg~1.5kg),黄芪15克,粳米100克,母鸡洗净浓煎为鸡汁,黄芪水煎2次取汁,加适量鸡汤及粳米100克共煮成粥,每天早晚温热服食,本品具有益气血,填精髓,补气升阳,固表止汗的功效,尤其适用于久病体虚、气血双虚的自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