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疗法主要是利用艾绒或其他药物放置在体表穴位烧灼,温熨,借助艾火热力及药物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起到温通血脉,扶正祛邪的作用,以达到防病治病,保健强身的目的,对许多常见疾病都有明显的疗效,接下来来看看让血压下降艾灸什么地方。
3.取双侧足三里穴位,曲池穴,每穴每次艾炷灸灸5-7壮,艾炷如黄豆或枣核大,每天或隔天灸1次,5-7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5天。
悬钟位于人体的小腿未测,当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悬钟为八会穴之髓会,刺激悬钟有改善脑血管循环,活化脑细胞,增强记忆力的作用,有助于让血压下降治疗。
雀啄灸:艾条燃头一段,与施灸部位并不个固定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的活动施灸。
艾条降血压好使不
艾灸与高血压病相关的经络和穴位,可产生经络及穴位本身所具备有的传导感应,以纠正阴阳失调或偏盛偏衰所致的高血压病的虚实证候,可达到补虚泻实的作用,进而恢复人体的阴阳相对平衡,使增高的血压下降并稳定在正常范围内。
正确的艾灸疗法,具备有平肝潜阳,滋养肝肾,宁心安神等作用,不但能较快改善头痛,眩晕等高血压病症,还能调节神经系统,改善心肌代谢,扩张小动脉,进而促使血压下降。
降血压艾灸注意事项
1.艾灸养生时,当以皮肤红润有温热或微有灼热感为度,避免因离皮肤太近,时间段过长而引起烫伤。
2.艾灸时要选择易于操作和坚持的姿势,心情要放松,不要随意移动身体,以免烫伤。
3.针对于一些皮肤感觉迟钝的老年患者,在用艾灸治疗过程中要不时用手指置于施灸部位,以测知患者局部的受热程度,有利于随时调节施灸距离,以免烫伤皮肤。
4.万一操作不当出现小水泡,只需注意不擦破,让其自然吸收即可,如果水泡较大,可以用消毒的针刺破,放出水液,常规消毒后,用无菌纱布包扎,待其自然恢复,或清医生处理。
5.艾灸时出现头晕,眼花,恶性,面色苍白,血压下降,心慌出汗等晕灸现象时,可让患者平卧,马上灸足三里5-10分钟,即可缓解。
降血压艾灸禁忌
1.如患者有饥饿,过饱,醉酒,疲劳,情绪不佳,虚弱等情况,忌施灸,以防晕灸。
2.面部穴位忌用艾灸疗法。
3.孕妇的腹部及腰骶部忌艾灸。
4.有出血倾向,或患有恶性肿瘤,活动性结核者,忌艾灸。
5.局部有严重水肿人群忌艾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