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月经不调的原因很多,但不外乎内伤七情、外感六淫、饮食搭配失节、生活起居失宜等。
或春情涌动,所欲不遂而致肝气郁结。
但临床上往往不是单纯一种症状出现,如月经量多常与月经先期并见,月经过少常与月经后期并见。
要求:用隔姜灸或温和灸,关元穴子宫不得低于20分钟,内关穴、涌泉穴各10分钟。
要求:用隔姜灸或温和灸,三阴交穴用单眼艾灸盒。归来穴不低于10分钟;八髎穴不低于15分钟,三阴交穴10分钟。
症状:月经后期,量少色暗,有块,或色淡质稀,伴有小腹冷痛,喜温喜按,得热则减,或畏寒肢冷,小便清长,大便稀薄,舌淡,苔薄白,脉沉紧或沉迟无力。治宜温经散寒调经。
要求:用隔姜灸或温和灸,用艾灸盒艾灸在小腹部用三眼艾灸盒,可同时插三根艾条,或两根艾条,这样火力大点。关元穴、八髎穴艾灸20分钟,足三里穴三阴交穴各10分钟。
症状:月经后期,量少色暗有块,排出不畅,伴有少腹胀痛,乳胀胁痛,精神抑郁,舌正常或稍暗,脉弦涩。治宜行气活血。
艾灸取穴:关元穴、命门穴、肩井穴、太冲穴。
要求:关元穴、命门穴各20分钟、肩井穴、太冲穴各10分钟。
月经过少,常由久病失血或产后耗伤精血,或脾虚营血虚少;或先天不足、多产房劳耗伤肾精,肾虚冲任未充;或月经过食生冷或感受寒冷,血为寒凝;精神抑郁,情志不畅,气滞血郁等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