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多动症多由肾精虚衰,阴虚阳亢,虚风内动所致;或由先天禀赋不足,肾精虚衰,不能生髓冲脑,脑海空虚,元神失养而发病;心主血脉而又主神志,脾主思虑,心脾两虚,气血化源不足,心神失养,而发本病,接下来来看看儿童多动症艾灸什么地方。
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阴常不足,阳常有余,稍有赶出,即发生阴阳失调而出现阴失内守,阳躁于外的种种情志,动作失常的病变。小儿形质柔脆,稚阴未长,加之生机蓬勃,对于阴精物质所需甚多,先天不足更易引起阴虚阳亢的变化。
小儿生机旺盛,阳常有余,心火易亢,临床易出现心阴不足,心火有余,心神不宁的病理改变,小儿脾常不足,若喂养摄护不当或疾病所伤,均可影响脾之运化,脾失濡养则静谧不足。若心气不足,心失所养,可致心神失守而情绪多变,注意力不集中。脾虚失养则静谧不足,兴趣多变,言语冒失,健忘;脾虚肝旺,动静不能互制,又加重多动与冲动之证;脾失健运,痰浊内阻或痰蕴化热,痰火扰心,也可引起本病。
主证:行为异常,运动过多和动作不协调,注意力不集中,兼见神志涣散,烦躁易怒,多动多语,指甲,发泽不荣,舌红而干,脉细数或弦细数。
艾灸取穴:主穴取百会穴,风池穴,神门,太冲穴,太溪穴,三阴交,侠溪。烦躁不安加灸照海穴,神庭穴。
2.隔姜灸:艾炷如黄豆大,每穴可灸3-5壮,每日1次,7次为1个疗程。
治则:健脾益气。艾灸取穴:主穴取百会穴,风池穴,神门,太冲穴,太溪穴,脾俞穴,心俞穴。食欲不振加中脘穴,足三里穴位。
2.隔姜灸:艾炷如黄豆大,每穴可灸3-5壮,每日1次,7次为1个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