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根据悬灸操作方法的不一样,又分为固定悬灸、回旋灸、雀啄灸和往返灸。
自己给自己灸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你的姿势,一定要放松, 胳膊上该垫的,胳膊底下、肘下要垫的东西,包括坐姿躺姿, 就是身上不要出现任何一处的肌肉紧张, 因为紧张会引起经络的堵塞,会引起这个火,就是容易上火, 火在上面下不去,尤其是主干部位的紧张,如果是胳膊腿还好点。
2、雀啄灸
将艾条一端点燃,悬于施灸部位约3厘米之上,将艾条象鸟雀啄食一样做一上一下移动,使艾条与施灸部位不固定不动在一定的间距。
这种上下我们要用手去感应身体表皮的那种:气能和艾条的热能相互之间的相呼应。
练站桩的人、练气功的人或者太极拳的人,他们都有这样的经验,我们的手跟空气之间是有相互作用的,或者是有摩擦力,我们是能感知到的,包括我们自己的两个手之间,或者我们在靠近一个人,即便是不用艾条靠近他的皮肤的时候,我们也可以感觉到热能,甚至是有时候会有气的感觉。
这个时候我们就要用身体去感知,通过雀啄灸的灸法,一上一下的这样的共振,共振就可以引发相呼应的势能,身体跟艾条跟热能,包括我们手的上下,携带的这样的轻微的风的势能,这些共同引发的共振,就会加大艾条的作用和功效。
当我们踩着那个共振点的时候,找到那个感觉的时候,可以用这样的方式,让艾条的热能在穴位上有更深地渗透和穿透,也可以让身体吸收。
通过这样的共振的调频,或者是寻找这样的共振的节奏,自己的手,手的气感、艾条释放的热能、穴位和被灸者表皮的能量的变化,寻找一个共同的整体的一种感应,运用这样的感应增加艾灸的功效。
3、回旋灸
将点燃的艾条,悬于施灸部位约3厘米高度,然后均匀地向左右方向移动或反复旋转施灸,移动范围约3厘米左右。
到底什么是回旋呢?比如说,我们在身体上上下的来回移动,那么这一溜的任脉就被灸到,或者是我们沿着身体的一个部位转圈,转圈地灸,也是回旋,顺时针转,逆时针转,或者是我们沿其他的不规则的图形来转。
给自己灸的时候,你可以通过身体的感觉,你感觉怎么样移动舒适,那就是跟身体之间的一种沟通,怎么样地移动你觉得更舒适,身体更接受,身体更适应更喜欢,那就是身体释放给我们的信号。
如果是给对方灸,施灸的人自己如果灸的时间长,他有功夫有经验,也会感受艾条的包括艾火、艾烟的变化,包括被灸的表皮的一些轻微地上下地颤动和其他的变化。
怎么样判断更适合自己。
回旋悬灸,我们在用做各种回旋的不同的动作的时候,可以跟被灸的人沟通,我怎么样移动你更舒适,那我就我们就采用怎么样移动的方式。
回旋悬灸除了这样旋转之外,它还有两种方式就是螺旋式地旋转,它可以由近到远地,由低往高地旋转,然后再由高往下地,这个螺旋变小地这样旋转,
都会让靠近我们身体的热能形成一股就像风一样的一股势能,对身体有一个穿透作用。
具体实施的哪一种方法都是要跟患者沟通交流,哪一种方法他觉得对他的身体的这个部位渗透性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