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窦穴归属足太阴脾经,有效缓解治疗腹胀水肿、胸胁疼痛、干咳嗽、少乳等作用,食窦穴的位置:第5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处,具体情况见本文图解食窦穴的准确位置图及穴位疗法。
快速的找食窦穴位置
取仰卧位,在胸部,前正中线旁开2个4横指处,再向下1肋,在第5肋间隙,按压有酸胀感,即是本穴。
【食窦穴位的作用功效】
【主治病症】腹胀水肿、噫气翻胃、胸胁胀痛、痰饮、干咳嗽、少乳等。
【作用功效】食窦穴,健脾和胃,理气调肠。
【临床实践运用】现代常用于治疗消化不良、腹痛、便秘。胃痉挛、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酸过多或减少、消化不良、细菌性痢疾等。
【穴位配伍】食窦穴配膻中穴治胸肋胀痛;配气海穴治肠鸣。
食窦穴作用
胸胁胀痛,噫气,翻胃,腹胀,水肿。宣肺苹喘,健脾利湿。本穴常用于改善食道各种症状。坚持长期按摩此穴,对胸胁胀痛、反胃、食入即吐、腹胀等症及水肿、尿潴留、肋间神经痛等症都有一定的调理功效。针刺该穴,对胃功能有较明显的调整作用,可用于改善各种胃炎,同时还可使肝血流量明显减少。
临睡前以拇指指端轻压此穴,伴随呼吸频率连按压20次,可改善各种脾病。
艾灸方法
食窦穴,艾条灸5~15分钟,食窦穴,艾炷灸3~5壮。
使用艾灸仪艾灸食窦穴,每回15~25分钟,每天或隔天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