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髃穴归属于手阳明大肠经,有缓解治疗肩臂疼、肩关节周围炎、上肢不遂等,肩髃穴的位置: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肩峰前下方凹陷处,详见本篇文章图解肩髃穴的准确位置图及穴位疗法。
2.屈肘外展,肩峰外侧缘前后端呈现两个凹陷,前一较深凹陷处,即为本穴。
疾病概述:中风是以突然晕倒、不省人事,伴口角斜、语言不利,或仅以口歪、半身不遂为临床主症的疾病。因发病急骤,症见多端,病情变化迅速,与风之善行数变特点相似,故名中风、猝中。本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常留有后遗症。近年来发病率不断增高,发病年龄也趋向年轻化。
高血压搭配穴位:人迎穴、大椎穴、太冲穴、肩髃穴
肩髃穴是“五十肩”的特效穴。长年累月在办公室里久坐,或者长时间坐在电脑前的上班族,会遇到肩膀酸痛,颈项僵硬的问题。到五十岁左右时,再受到了风寒,那么在举手、抬头的时候,便会出现运动障碍,这就是俗称的“五十肩”。时不时按揉肩髃穴,对于肩膀的酸、疼、僵、硬等各种病变有缓解的作用。
肩髃穴是人体最容易受风寒的穴位,许多人年轻时喜欢光膀子就寝,这个时候风寒就很容易从肩髃穴进去,这种风寒在短期内看不出来,可年纪一大便会出现肩周炎,俗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来说一说这中医治疗肩周炎之法——刺激肩髃穴。有疏经通络,理气化痰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肩臂挛痛、上肢不遂,瘾疹等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