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一些从事健康养生事业的朋友,对于艾灸方式方法需要非常的了解,要懂得人体穴位的各个具体位置和作用。那么,府舍穴穴位在哪呢?接下来小编就简单的分享一下府舍穴的准确具体位置,有感兴趣的朋友能够参考一下。
具体位置: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冲门上方0.7寸,距前正中线4寸。
第1步“府舍穴穴”:“府”,脏腑也。“舍”,来源之意。该穴名意指本穴气血来源于体内脏腑。因本穴有地部孔隙与体内阴维脉相通,体内的阴维脉的水液外传本穴,本穴的气血物质部分是来源于脏腑,故名。
第2步足太阴阴维厥阴之会:本穴的气血物质中有体内阴维脉外传的水液和冲门穴传来的风气,冲门穴传来的风气又同合于厥阴肝经气血之性,故本穴为足太阴阴维厥阴之会。(《难经二十八难》曰:“阳维、阴维者,维络于身,溢蓄不能环流灌溉诸经者也。”根据经文所言在此作进一步的分析。
第3步阴维阳维之脉有对人体全身气血的维络作用,其特点是溢蓄不能环流灌溉诸经。溢是满溢的溢,即阴维阳维脉的气血是满溢外流的气血。蓄是储蓄的蓄,即阴维阳维脉的气血物质为储蓄之状。环流,指物质循人体的各个不同层次循环流动。灌溉,指物质对它部输送。
第4步根据上面的分析,能够对阴维脉阳维脉的气血物质及其特性作如下的归纳:阴维脉阳维脉的气血物质为人体各经满溢外流的气血,阴维脉的气血为满溢的水液,阳维脉的气血为满溢的气体,水液和气体在阴阳维脉中是存储之状。而在三焦内部,各个脏器外溢的水液它会因三焦包膜的约束而存在于三焦内,这样,在地球重力场的作用下,三焦内的水液会聚集在腹之下部,水液达到了腹部内外通孔的高度具体位置后它则循腹部的内外通孔溢向体表,而本穴正是三焦与体表相通的通孔,故体内三焦中的水液会流向本穴的体表,本穴因而也就成了足太阴与阴维交会之处。
腹痛,积聚,疝气等下腹部病证。
使用艾灸仪艾灸府舍穴穴,每次15~30分钟,每日或隔日一次。
功效作用:具有健脾理气,散结止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