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语:艾灸床,是现代科学技术与中医药学的完美融合,颠覆性创新了传统式的艾草灸,逐渐取代手动式艾灸,是一种适用于全身艾灸的中医调理方法,具有达经络疏通、调和气血、回阳救逆、扶正祛邪、防病保健等作用,接下来,我们一起 来了解一下艾灸床的作用以及艾灸床使用中常见问题和注意事项等专业知识。
2、行气通络:经络分布于体各部,内脏腑,外布体表肌肉、骨骼等组织,正常情况下的机体,气血在经络中周流不息,循序运行,如果因为风、寒、暑、湿、燥、火等外因的侵袭,人体或局部气血凝滞,以络受阻,即可出现肿胀疼痛等症状和一系列功能障碍,这个时候,灸治相应的穴位,可以起到调和气血,经络疏通,平衡机能,行气通络的作用。
3、补益元气:元气是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它由肾中精气化生而来,艾灸疗法具有补益元气的作用。特别是《难经》中提出,命门是生命的门户、元气之根、水火之宅(包括肾阴和肾阳)温补命门穴更可达到滋阴、温肾、壮阳的最佳效果。
4、扶阳举陷:阴阳为人之本,人体多以阳气易衰,常多因久病体虚而卫阳不固,腠理疏松,易伤几感冒,甚则中气下陷,内脏下垂。艾灸疗法 不但可以起到益气温阳,升阳举陷的作用,也可调理脾肾阳虚所致虚脱,内脏下垂等症,对卫阳不固,腠理疏松者,亦有效果。艾灸疗法可使机体功能恢复正常,提升人体的抵抗能力。
5、拔毒泄热:艾灸疗法对于疮痛等症,包括乳房红肿等,都有良好的效果,因为灸法能散寒,又能清热,对机体可起到双向调节作用。
艾灸具有效果非常明显、简便易行、经济实用的优点,基本上没有什么毒性和副作用,只要是操作方法得当,穴位掌握准确,对人体一般不会产生不良反应。
很多人艾灸后会出现口干舌燥、喉咙干痛,这也是艾灸的一种反应,这是身体在阴阳调整中,阳不胜阴,多喝白开水,
艾灸床宜忌人群
适合人群:寒性体质(手脚冰凉、精力不济、易受寒、怕冷、腹泻等,或者是要治疗因为受到湿寒或寒邪而导致的病痛),艾灸多用于虚症寒症阴症为主的疾病。
艾灸常见问题和注意事项
艾灸前
艾灸中
1、艾灸时不能过饱或过饥,心情大悲大喜大怒也不能艾灸,要保持心情平静舒缓。
艾灸后
1、艾灸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艾灸完毕,全身毛细孔打开,易受寒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