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浆穴归属于任脉,有缓解治疗口眼歪斜、面肿、龈肿、齿痛、口腔溃疡、三叉神经痛、小便不禁、癫狂等作用,承浆穴的位置: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详见本文图片说明承浆穴的准确具体位置及穴位疗法。
找承浆穴穴位具体位置的的方法
1.位于面部嘴唇与下巴中间的凹陷,寻找此穴位时可以将头部稍微向后仰,嘴巴微张,可使下唇与下颚闻的凹陷更为明显。
2.正坐位或仰卧位,在面部口唇下0.5寸处,按压有痛感。
【承浆穴位的作用功效】
【主治病症】口眼歪斜、面肿、龈肿、齿痛、口腔溃疡、三叉神经痛、小便不禁、癫狂等。
【作用功效】连通体表体内。
【穴位配伍】承浆穴配风府穴治头项强痛、牙痛;承浆穴配委中穴治衄血不止。
(1)齿槽尖肿:配女膝穴、唇里穴(《奇穴治疗诀》)。
(2)下牙痛:配合谷穴、下关穴、颊车穴、承浆穴(《中华口腔科杂志》)。
(3)面肌痉挛:配攒竹穴、四白穴(《针灸学》上海中医学院编)。
(4)三叉神经痛:配下关穴、合谷穴(出处同上)。
承浆穴的作用:
祛风通络,疏调任督,消肿止痛,提神醒脑。承浆穴可以改善脸部神经麻痹、牙龈肿痛、口腔糜烂,也可用于脑卒中、昏迷、休克的急救,还有消除颜面浮肿,美化曲线的功效。
【机理】承浆穴近于口,该穴又有镇静镇痛作用。承浆为任脉经穴,任脉为阴脉之海。颈项痛为病在阳,针刺该穴为病在阳取之阴之意,故可治疗口及临近部位的病症。
艾灸承浆穴——调理呃逆
呃逆,又叫膈肌痉挛,是一种不自主的膈肌间歇性收缩所致的疾患。该病以喉间呃逆,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为主要临床表现。该病如为偶然发作,大多轻微,可以不药而愈;若持续不断或反复发作者则需要治疗;如久病体虚而出现呃逆不止者,则多属危象。
艾炷着肤艾灸疗法
选用穴位:承浆穴
灸治的方法
按艾炷着肤艾灸疗法操作。将麦粒大圆锥形艾炷放于穴位上点燃施灸,在患者感到有灼烧感时把艾炷迅速去掉,另换一个艾炷继续施灸,每次灸7壮。此方法为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千金要方》之经验方。